欢迎访问盐城市慈善总会官方网站!
范仲淹
浏览次数: 824

忧乐为天下,义庄千年传——士人楷模范仲淹的慈善事业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名臣谥文正,江苏苏州人。他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并以光辉生亲身实践。千余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人百姓,无不视他为楷模。《宋史・范仲淹传》称:“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南宋大儒朱赞誉他为“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他为人流,“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他为官一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武功一流,“胸中有数万甲兵”;他文章一流,“浩浩汤汤,气象万千”…除了上述广为人知的政治、军事、文学成就之外,他还造就了一番一流的慈善事业。他资助贫士,重教兴学,为国育材;他首创宗族义庄,赡族恤亲,留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管理最周密、影响最广泛的私家慈善机构,“一事为百世师”。

一、慈善之源:儒家经典与佛教义理

北宋太宗端拱二年(989),范仲淹出生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他的童年十分不幸。两岁时,父亲范病故,家中失去经济来源,生活穷困潦倒。母亲谢氏无奈改嫁于平江府(今江苏省苏州市)推官朱文瀚,范仲淹遂改名为朱说。后朱文瀚改官淄州长山县(今山东省邹平市长山镇)令,他便随其迁往长山,于此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宋代,儒、佛、道三教合流,范仲淹自幼年起多接触儒教佛教,其中的教义对他慈善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成长于孔孟之乡的范仲淹,其思想植根于儒学。儒家经典的核心为仁爱、礼义,倡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一理念成为他一生的行为指南。史载,范仲淹博通《六经》,尤精于《易经》,《易经》中有许多劝人行善的训诚,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旨在宣扬积善行德,呼呼人们奉献自己、关照他人。想必范仲淹在品读这些语句时,积善成德、善己善人的种子就已在他心中播下。

范仲淹的一生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幼年时便已初步接触到了佛教。佛教更加关注于治心,能够解答儒学无法回答的宇宙和生命问题,因此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宋代妇女信仰佛教者很多,范仲淹的母亲谢氏也不例外。据说,范仲淹幼时居住于苏州市天平山下的呪钵庵,由于家贫,屋子时常漏雨,范母的经卷总被淋湿,她便拿出来在庵外的石台上晾晒,久而久之,这座石台被人称作“翻经台”,成为范母诚心事佛的见证者。母亲的佛教活动让范仲淹接受了佛教义理的熏陶,懂得了慈悲为怀、心存善念的意涵。迁居山东后,范仲淹一度在家附近的寺庙苦读,在佛教围的影响下,在与僧人的接触中,他对佛教义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佛教在世间践行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悲”,其宗旨是普度众生、行善济人。佛教信奉“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世间万物都受因果法则支配,因果循环论与善报观念,强化着世人对善行的向往,此种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强大的道德约束力。因此,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许多慈善事业都与佛教的慈悲意识分不开北宋仁宗庆历初年,范仲淹曾为《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作序,他写道:“余尝览释教大藏经,究诸善之理。见诸佛菩萨,施广大慈悲力,启利益方便门。大自天地山河,细及昆虫草木,种种善谕,开悟迷徒。”可见,儒家经典与佛教义理正是范仲淹慈善思想的渊源所自。他的一生,都在探索着“善”,践行着“善”。

二、为国育材,让园兴学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二十七岁的范仲淹考中进土,从此开启了长达三十七年的仕宦生涯,六十四岁时,病逝于任上。观其一生,出将入相,三遭贬谪,两成边关,历任州县十余处,无不鞠躬尽瘁,忧乐天下,为官一任,造福方。除了治水、救荒等职责所在的行为之外,他还以个人身份留下不少义举善行,典型事例之一便是对教育的重视与付出,为国育材。

北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至天圣六年(1028),范仲淹因丁忧在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居丧,被晏殊聘请为府学主管。一日,一名孙姓秀才来上谒,范仲淹接见他后,赐钱一千给他。第二年,孙秀才又来了,范仲淹继续赠钱,给予他补助。原来,孙秀才家境贫,连母亲也无力奉养,范仲淹赏识他的才学,便让他留在书院教书。十年后,他成为有名的学者,便是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孙复。孙复成名后,范仲淹大为感慨,他说道:“贫累大矣,倘因循索米至老,虽人才如(孙)明复者,将犹没而不见也。”科举入仕,需数年苦读,对贫寒士子来说,读书往往也是一件奢侈之事。少年时代的贫苦读书经历,让范仲淹对此感同身受。因此,他常尽自己所能帮助贫塞士子,解决其生计问题,使他们无后顾之忧,从而安心读书,发挥オ干。

除了个体式的资助,范仲淹更为地方教育的整体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化宋景祐元年(1034),范仲淹返回家乡苏州担任知州。在他到来之前,苏州没有府学,每年取得解额的举子,不过数人。范仲淹心系苏州本地的教育事业,经他奏请,宋仁宗同意在苏州建立府学。在选址建筑校时,范仲淹捐出了苏州南园的私人宅地。这块宅地曾被堪家相为风水宝地,认为“此当世出卿相”。范仲淹听異赶忙说道:“诚有之,不敢以私一家。”他认为,如果只是自己在这安家,那也只是自家富贵,不如捐出,作为求学之所,这样大家都能受益。据《吴郡图经续记》记载,建学之初,有人觉得府学占地太大,但范仲淹犹嫌不够,说:“吾恐异时患其隘耳”在今天看来,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府学建成后,他“聘胡璦为师”,此后不断邀请许多著名学者来此讲学,使得苏州府学名冠东南,影响遍及全国。苏州文脉也由此昌延,并在后世成为著名的才子状元之乡,范仲让园兴学”之举当推首功。

三、首创义庄,赡族恤亲

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已步人花甲之年的范仲淹出任杭州。此时,有人建议他置办产业,作为养老之用。但他没有听从,而是用毕生积蓄,在家乡苏州购置干余亩良田,首创义庄这一机构,救济族人。范氏义庄以义田为基础,构建了涵盖“义田、义宅、义学”三部分的宗族内部福利体系。

(一)贫者有所养:范氏义田

范仲淹在苏州购置的千余亩常捻之田,称为义田,其田租被用来作为公产,养济宗族成员,使其“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范仲淹曾对子弟说:“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家庙乎?”可见,范仲淹时刻心系范氏家族的发展,关心每位宗族成员的生活状况,早在他“未贵显时”,就已经有设立义庄的意愿,但是由于种种现实阻碍,这一心愿未能达成。直到他为官多年,积蓄足够,才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

范仲淹亲自立下十三条规条,称《义庄规矩》,作为义田租米使用的纲领供族人参照、遵守。原文较为冗长,按照当代史家的解读,其内容主要包括大方面:一是资助族人米、布的数额和范围,五岁以上男女,计口给米,每日升;布匹则按每口一匹,五岁到十岁半匹的标准发放;家中女仆亦可给米。是资助族人嫁娶丧葬的数额,嫁娶可领钱二三十贯,尊长丧葬可领钱十五至二十五贯,十岁至十九岁卑幼丧葬可领钱三贯至七贯。三是领取义米的办法,由族中各房每月末向义庄掌管人请支,双方核对后按实际人数发放。除此之外还涉及家居官员、赈济姻亲乡里及义米的积累和发放等内容。

(二)无家者有居:范氏义宅

范仲淹少时长于北方,后返回苏州。起初,苏州的范氏宗亲因担心范仲淹分家产,对范仲淹并不友善,甚至阻挠其改姓归宗。但范仲淹并不在意,他将位于普济桥旁的范家旧宅进行翻修与扩建,并给房屋及家中的老松都起了名字,赋予新意涵。他将西斋命名为“岁寒堂”,将两棵老松命名为“君子树”,并将旧阁命名为“松风阁”。范仲淹正是凭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般耐得住困苦、受得住磨难,且不忘初心的劲头,倾情回报桑梓。之后,他不断扩建旧宅,号为“义宅”,使之成为范氏宗族世世代代的居所。这样一来,无家可居的族人有了居住保障,并在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关怀与温暖。范仲淹以义宅为带,加强了整个宗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国之本在家,范仲淹此举,正是家国同构的具体实践,聚族而居,同舟共济,有利于维系宗族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宋人楼钥认为范仲淹创办义宅,是一柱伟事,更是一柱难事,他在《范氏复义宅记》一文中感叹道:“衣冠之族不免饥寒者甚众,愿如范氏之宗派而不可得。”高度评价了范仲淹凭一己之カ,使族人受到推食之恩的善举。

(三)幼者有所教:范氏义学

宋代以儒立国,重视科举,科举成为士人改变命运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仅对族人进行“扶贫”是不够的,要想从根源上解决族人贫困问题,使其生活得到根本改善,就要对其进行“扶志”与“扶智”。出于这样的目的,在义田、义宅畅通运转后,范仲淹又计划创办义学,使族人可以宅于此,学于此,实现“教养结合这一规划由其后人予以落实。有研究指出,以义田收入产出为主要经费来源的家族义学正是源于苏州范氏,其优越性在于,它对族众是免费的,而在此之前的族塾对族众是有一定费用要求的。

四、君子之泽,后世典范

范仲淹的一生,为人尚忠义,为政尚忠厚,生活节俭,乐善好施。因此,在世之时,“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离世之时,“四方闻者皆为叹息”。或许,范仲淹在世时,还不会想到,他的一系列言行就是今天的“慈善”,更不知道,义庄赡族之举会成为中国慈善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孟子》有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然而,范仲淹的君子之泽,弥久不衰,远而有光。对于苏州范氏家族而言,范仲淹首创义庄,使族人有所养、有所居、有所学,范氏子孙免遭饥寒之苦,所谓“自范氏义庄立,至今裔孙犹守其法,范氏无穷人”。范仲淹去世后,范氏代有贤孙,他们修其业、承其志,不断完善义庄规制,维持义庄运转,使其历宋、元、明、清、民国近千年而不衰。

此外,范仲淹慈善事业的影响更是远超范氏一族之外,影响了中国大地千余年,为中国传统宗族的构建、维系,家族慈善的发展提供了思路,树立了典范。应该说,在范仲淹之前,亦不乏贤士善人救济族亲,但均为临时性的个人义举,表现出救助范围狭窄、救助内容少、救助非制度化等特点。直到范氏义庄的创立,“以田产为基础,依一定的规矩,对族人作经常的赡给,使家族互助能够广泛而长远”,中国的土大夫群体オ终于找到了一条救助族人的持久性道路。此后,置义田、办义庄、为族亲乡邻谋福利,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此后,全国各地义庄的创设,大多以范氏义庄的办法为蓝本。南宋士人刘宰称,自范仲淹开始,吴中士大夫多仿而为之”。元、明以降,各地人士“踵而行之”,并于清代出现了义庄建设的高峰,有“义庄之设遍天下”之说。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土地制度的变化,义庄才结束了它的慈善使命。

慈善关系到国计民生、百姓福祉。我国慈善事业的长足发展,不仅要从西方慈善理念中借鉴经验,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慈善事业中挖掘思路。范氏义庄之所以能延续近千年,正是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求。作为一个强有力的非宗教民间组织,义庄对族人实行无差别的救济,不分亲疏远近,保障其温饱、求学、婚丧、养老等事宜,满足了族人切实所需,更重要的是替国家分担了地方治理、社会保障与救济的责任,对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义庄为代表的慈善事业,正是以范仲淹为首的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理念信仰的完美诠释。

如今,全国各地民众时常会去苏州天平山的范公祠,纪念这位以“致君泽民”为己任的北宋士大夫。凝视着范仲淹像,似乎还可以看到义田首次丰收之时他透出的喜悦。九百七十余年后的今天,苏州范氏义庄的旧址上已建起景范中学,“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学生们的琅琅书声也在向今人传达,范仲淹与他的慈善精神,还将继续润泽中国大地。

(文章来源于江苏慈善人物故事)

关闭本页
盐城市慈善总会
地址:盐城市盐都区新都路16号(盐城市盐阜大众报4楼)
邮政编码:224005
救助热线:0515-69008407
捐赠热线:0515-69008414
苏ICP备2021047708号-1
技术支持: 赛华网络技术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版权声明:网站内容及图片均由盐城市慈善总会提供
主机测评 主机评测 云主机 拼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