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显著,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的重要议题。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城乡养老问题,他们认真调查,深入研究,带来了先进理念、专业意见和务实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杨伟坤:
构建多元化养老金融体系
养老金融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对于如何做好“养老金融”,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金融学院院长、农工党河北省委副主委杨伟坤建议构建多元化养老金融体系。
杨伟坤建议的多元化,一是参与主体多元化。包括构建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理财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养老金融机构体;鼓励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各类金融机构的共同参与提供多样化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探索金融机构与养老产业的合作,如与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适老科技等领域的专业机构进行有效结合,为养老客户提供更多优质资源与服务;探索搭建养老金融投融资对接平台,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地监管局联合当地政府探索搭建,以便利养老项目对接。
二是产品服务多元化。杨伟坤建议,金融机构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开发符合不同客户需求的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可以将目标客户拓展到中青年客户,进行市场细分,提升金融产品的适配性,提供多种投资策略及产品组合。同时,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养老产业的多样化需求,如商业银行开发针对养老服务业的特色信贷产品,扩大贷款抵质押物接受范围,开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提升审批质效;推动养老专项债务融资工具、养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养老信托计划、养老设施租赁等融资渠道的拓展;通过养老信托基金等方式将养老地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产业。
三是渠道多元化。杨伟坤建议:通过多种线下方式提供养老金融服务,在营业网点增加老龄客户服务设施、优化相关业务流程、加强引导咨询解答工作;在乡镇、街道建立“一对一”养老金融专属服务网点;在乡村便利店、乡村自助店和助农取款服务点,让老年客户等享受便捷服务。加强线上养老金融服务渠道的建设和优化;开发手机银行老年版界面,加入语音提示功能;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通产品营销功能,通过微信公众号线上购买专属产品;开发专属养老服务APP提高服务效率。打造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渠道服务场景,在营业网点,通过“人员服务+智能机具”模式提供金融服务;在社区,应用智能设备、自助机具等,结合微信、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为老年人提供业务咨询、操作指导、宣传推广、业务办理等服务。
四是宣传多元化。杨伟坤建议,在青少年时期,可以由金融机构联合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理财观念、金融规划方面知识的宣传,开设养老金融课程,并可以适当进行理财实践;在青年时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进行业务宣传同时普及养老金融知识;在中老年时期,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微信等线上方式重点宣传养老金融产品。
全国人大代表陈保超:
丰富农村养老载体,提高助老餐厅覆盖率
老龄化问题在农村表现得更加突出。近年来,农村留守老年人日益增多,农村老年人养老、就餐成为亟待破解的问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三义寨乡白云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保超向两会提出《关于深入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陈保超在河南兰考的工作中发现,农村养老服务场所多是利用空心院落、老旧村舍进行改造,适老化设施不够完善,后期维护运营费用不足。通过实地调研还发现,农村老年人无稳定收入,对入住机构养老有一定经济压力。在各类的养老服务中,较为突出的是农村老年人就餐难问题。
为此,陈保超提出两条具体建议:丰富农村养老载体,加大对农村养老设施资金支持力度,倡导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兴建集体老年公寓,让老年人在村内或就近互助式养老;提高助老餐厅覆盖率和运营率,利用闲置的国有建筑资产,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多渠道增加助餐供给主体。
陈保超在建议中说,丰富农村养老载体,如建设助老餐厅、提供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等服务,可以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以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关于提高助老餐厅覆盖率,陈保超建议: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助老餐厅的建设和运营给予一定资金支持,降低其运营成本,提高其可持续性;可以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助老餐厅的建设和运营;可以利用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卫生站等,进行整合和优化,为助老餐厅的建设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方式,提高农村老年人对助老餐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
制订养老服务法,为养老服务提供法治保障
法国、美国、英国老龄化从7%到14%分别用了115 年、72年、46年,而我国仅用了21年——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的调研表明,中国老龄化进程非常快。在他看来,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成为未来较长时间内持续面临的挑战,但建设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还没有相应的法治保障,有必要通过立法推动基本养老服务加快发展。今年两会,他提交一份关于制订养老服务法的议案。
“制订养老服务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养老立法体系,有利于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张天任表示。
张天任建议,充分吸收地方立法实践和学术研究成果,尽快启动立法程序,制订养老服务法,充分融入我国特有的文化、社会制度和经济状况,使立法更符合我国养老服务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立法体系。
具体来说,养老服务法的制订应明确政府在养老服务中的职责,强调政府的“兜底线、保基本”责任,鼓励家庭及社区承担养老义务,引导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形成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政府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通过制订具体政策和提供相应经费,引导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事业的重要支持,鼓励居家+社区养老等新兴产业,加强医疗卫生投入,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健康养老服务,着力发展机构养老服务,持续完善由家庭、社区、机构共同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的养老服务体系框架;鼓励并规范智能科技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推动智慧养老,推动养老服务系统数字化、平台化发展,建立养老服务申报系统、养老服务评估系统、养老服务监管系统,满足紧急救助、生活照护、家政服务、健康预警、远程诊疗、物流配送等各种养老服务需求;鼓励并规范家庭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构建家庭支持体系,提升家庭照护能力,明确敬亲事老的法律责任,加强对家庭养老服务的培训和支持,提高家庭照护的专业水平;提供税收、用地、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地产、保险、医药等领域的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行业,促进养老服务市场多层次、多元化发展,完善机构养老模式,加强对养老服务的监管,规范服务行为,明确老年人的知情权、隐私权等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徐淙祥:
进一步提高农民养老金标准
“在农村,许多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人当年积极参与农村支援城市、农业支持工业,为祖国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在,他们迈入老年,应适当提高他们的养老补助金。”全国人大代表、太和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支部书记徐淙祥建议说。
徐淙祥表示,在这些农民中,尤其是在农村担任过村干部、民办教师、农业技术人员的老人,他们一生响应党和政府号召、遵纪守法。“年过六旬后,政府财政根据任职年限补发生活补贴,我认为他们应和其他退休人员工资一样,年年按比例提高,甚至增长幅度要高于其他退休人员工资。”
“还有个别农民工匠,他们一生潜心钻研农业科技,研究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经审定后在全省和黄淮地区推广应用。”徐淙祥介绍,比如山东省的李登海、河南省的吕平安、徐才智,安徽省的纪永民、杨良金等,他们所繁育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和研制的栽培技术,在全省、全国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过,在他们当中,有的至今还是农民身份。徐淙祥建议,应当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对这些典型的、有突出贡献的,多次获得国家奖励、国家级称号的农民工匠,参照国家科技人员退休工资标准,制定养老待遇补偿政策。“要让他们老有所居,老有所养,发挥余热,奉献社会,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优越性。”
全国政协委员孙洁:
引导社会资本包括慈善捐赠支持老年就餐服务
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孙洁持续关注应对人口老龄化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其中多件提案被有关部门采纳。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政策,鼓励老年餐厅多元化经营,同时吸引或者引导社会资本包括慈善捐赠等资金支持老年就餐服务。”今年两会,孙洁就如何让老年助餐服务具有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运营等提出具体建议。
“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影响,我国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调查显示,老年群体希望打造更加适宜医养服务介入的居家养老环境,完善助餐、助医、助洁、助浴以及其他专业上门助老服务。”孙洁表示,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关键在于聚焦老年群体关注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始终把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放在首位,“将增进老年人福祉落到实处、做到细处”。
过去一年间,孙洁面向社会发放了2000余份调查问卷,并召开多场专题座谈会,围绕居家养老所需要的社会支持体系展开调研。调研表明,而对于高龄、失能、半失能和独居老人而言,助餐服务是迫切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之一。
“老年助餐服务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可持续经营。虽然因价格优惠、品种丰富等特点受到老年人欢迎,但该服务目前仍面临物业费用高、上门送餐人员短缺等方面的压力。”孙洁表示,虽然我国银发经济的供给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产品和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品种不齐,大量细分需求、衍生需求尚待开发。
对于2023年密集出台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助餐服务、养老人才发展等一系列政策,身为政协委员的孙洁认为,需要思考的是政策如何有效落地实施,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更有效的建议。
在孙洁看来,多元资本的支持,是支持老年就餐服务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慈善捐赠,是老年就餐服务的一项有力支持。
除了老年就餐服务,孙洁还呼吁从适老化改造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推动公共场所、社区和家庭适老化改造,增进老年人福祉,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
围绕老年人建立相应产业集群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面临一定挑战。建议从观念上重视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从制度上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把《关于支持老人产业发展及老人互助平台建设的建议》带到全国两会。
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亿人,60岁及以上人口2.9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1.1%。王理宗认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要做到未雨绸缪。“老年人也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他们从事劳动时积累的经历、阅历、能力都是宝贵的资源,也能创造巨大的价值。”
“老年人有事可做,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王理宗建议,将老年人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体系,围绕老年人身心特点和需求,建立相应产业集群,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针对老年人的就业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为他们提供更多再就业机会、培训机会和展示机会。政府应从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出台系列支持政策,鼓励民营企业或者社会机构,参与老年人产业的开发和创新发展,建立老年人产业集群示范园;政府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加强老年人产业规划和管理,建立健全老年人产业监管机制;遴选合适的地区,如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或城市,建立老人产业集群的示范区。
王理宗还建议,大力推动公益性、互助性的老年人社会组织建设。倡导老年人之间的互助和社交链接,设立各种老年人协会、联谊会、社区互助会,为他们提供更多交往和互助平台;在全社会倡导、宣扬“老人不是负担”“老年人是社会财富”的观念,加强对老年人再就业和生活互助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全社会对老人价值的再认识,营造和谐共处的舆论环境。
(文章来源于慈善公益报)